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及修补注胶工艺

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:
1、裂缝的形成:
混凝土硬化过程中,由于混凝土脱水,引起收缩,或者受温度高低的温差影响,大风的影响,引起胀缩不均匀而产生的裂缝,混凝土裂缝修补处理,是指采取化学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复的技术。
混凝土裂缝一般有三种状态:静止裂缝,活动裂缝,正在发展的裂缝。
混凝土裂缝修补常规工艺一般有三种方法分别为低压注胶修补,高压修补和开槽修补法,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的选择一般要考虑的因素:判断裂缝是活动的还是静止的;修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?是减少过多的渗漏、是否需要加固处理;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;裂缝未来的变化数值和方向,
2、提醒:
一般大于2mm以上的裂缝选择开槽修补,活动裂缝和正在发展的裂缝必须进行观测,制定具体的方案。
3、常用修补方式为低压裂缝修补,高压裂缝修补
4、水泥裂缝修补:
适用于(桥梁裂缝修补、楼板裂缝修补加固、地平裂缝等)
采用低压和高压注入法修复树脂,树脂可渗入结构体上细微裂缝,充分达到修补和补强的效果,使结构恢复整体性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。
5、封缝胶(封口胶)特点:封缝胶是灌注粘钢胶和裂缝注入胶配套使用的胶粘剂,**固含量、双组份、内聚反应型结构补强材料。触变性高施工不流淌,封口粘接能力强,耐磨损,耐腐蚀。A组份和B组份本别储存,使用时按照A组份:B组份=10:1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即可。具有不影响建筑物使用空间,不改变结构件外型,连接处受力均匀,内聚、粘结和剪切强度较高,耐老化,其疲劳性能优良,绝缘性好等特点。
6、一般施工程序:
① 地平裂缝表面处理:松动部分剔除,并以空压机将表面粉尘除去。
② 安装灌注头基座:基座用封缝胶封闭底部,并以每隔20~30cm的间
距粘贴在裂缝上。
③ 封塞灌注头基座及裂缝:用封缝胶把灌注头基座四周固定,并沿裂缝涂封缝胶以防止树脂灌注时渗漏。
④ 安装灌注头进行灌注:
a.将灌注用树脂按配比混合搅拌均匀。
b. 树脂装入灌注器内囊内。
c. 将灌注头安装在灌注头基座上。
⑤ 检视灌注中:灌注头内树脂残余量,若无残余,应即刻补充树脂,直到相邻基座有胶液渗出。
⑥敲除灌注头及基座:内部的树脂待硬化后,即可敲除基座。
⑦表面复原处理:表面**部分清除,磨平至原基面平齐,从而恢复原面.
7、裂缝修补技术流程
注射法施工工艺流程:裂缝处理(清理) → 粘贴注胶底座→ 封缝→ 配置灌注胶 → 注射裂缝修补胶。
对于混凝土构件上的裂缝,用钢丝刷等工具,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、白灰、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;然后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内的灰尘吹出。
粘贴注胶底座:对于有通缝的厚度大于120mm的楼板、墙,需两面分别粘贴注胶底座。对于厚度小于120mm的楼板和墙,只需在一面粘贴底座。将底座底部周边均匀涂抹一层封缝胶,注意不要将底座的胶孔堵住,将底座出胶孔对准裂缝,粘贴安装,底座安装间距200~300mm。
封缝:封缝胶(也叫封口胶)是一种与自动压力灌浆器配套使用的裂缝表面封闭和粘底座胶,10min初凝,0.5h终凝即可进行灌浆。用小铲刀将封缝胶刮抹到裂缝上,厚度2mm左右,宽度20~30mm,抹胶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,要刮平整,保证封闭严密可靠。
配胶: 按灌缝胶说明书提供的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A料和B料分别搅拌,以消除任何沉淀物,把A料和B料倒进混合容器,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,然后使用。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,以40~50min用完为宜。
注射是施工关键工序之一,应确保注射胶液的质量:将配制好的裂缝修补胶装入注射器,竖向裂缝按从下向上顺序,水平裂缝按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,灌胶时从**个底座开始注入,待*二个注胶底座流出胶后为止,然后用丝堵将**个底座进胶嘴堵死,再从*二个注胶底座注入,如此顺序进行。最后一个注胶底座为排气用,可不注胶。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,可拆下灌浆嘴。sjzsjc1618.cn.b2b168.com/m/